纵观历史,人类文明莫不肇始于大江大河,并由此绵延展开。
长江,横穿江苏东西433公里,串联起南京、镇江、扬州、泰州、常州、无锡、苏州、南通8个地级市,涵养着江苏1/6的沿江生态,带给沿岸近5000万人民以灌溉之利、舟楫之便和鱼米之裕。
然而,由于过去几十年的过度开发和监管失控,长江生态系统警钟阵阵。水质持续恶化、厂房污水横流、船只肆意排放、码头砂石漫天……长江已被严重透支,江苏痛定思痛,开始反哺长江,一系列加减并举、破立相伴的举措不断落地。
依山傍水 江苏实现飞速发展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长江的馈赠,使这片土地拥有了风光旖旎的景色,鱼米之乡的禀赋和控江扼海的优势。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都对长江偏爱有加,无论是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早春江景,还是张若虚“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的月夜春江,无不在称赞长江俯身掬清水,仰首见蓝天的秀美灵动。家住江边的南京市民武志锦记得,多年前散步时常见到成群的江豚在江面游弋,不时跃出水面,发出“扑哧、扑哧”的呼吸声,十分壮观。
历史的画卷舒展,喊着号子的纤夫喜笑颜开,沿江百姓凭着辛勤劳作,获得年年有余的好光景。
“我家祖祖辈辈都是渔民,祖籍在河北邯郸。听我父亲说,爷爷那一辈生活艰苦,哪里有鱼就往哪里走,最终沿着京杭大运河,南下到扬州邵伯湖边。这里渔业资源丰富,后来河北、山东等地的渔民都聚集过来,发展成了小渔村——沿湖村。”在扬州邵伯湖当了大半辈子渔民的马长标告诉记者,改革开放以后,村里把水域包产到户,大家开始在湖里下网,一网捕上来的都是大鱼,加起来有300多斤重,一年能赚两三万元,这在20世纪80年代很了不起。
江苏人历来崇尚实业、勇于争先,他们以长江黄金水道为轴,把水运优势和岸线资源整合在一起,让长江流金淌银。
改革开放初期,江苏通过重点维护、分段疏浚,以长江、京杭运河为主通道,全省水路运输覆盖率达80%以上。便利的沿江货运,激发了当地家庭作坊的生命力,苏南“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发展模式由此开启。1983年,无锡港下乡荡上村党支部书记周耀庭接手港下针织厂,立即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从实行计件工资、带资进厂到一包三改,从优化产品结构到启用红豆品牌,接手当年就扭亏为盈。1988年,红豆推出第一个专利产品——护士衫,一举风靡全国,企业利润从一年几十万元到一天净赚10万元,江苏首家亿元级乡镇企业诞生。
靠着长江,全国百强县前10名有7个来自江苏,富了一方百姓。
靠江吃江 长江几被吃干榨尽
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沿江产业发展惯性大,污染物排放基数大。长江岸线港口乱占乱用、多占少用、粗放使用的问题依然突出,流域环境、风险隐患依然突出。”这在江苏沿江表现为:市市连片化工园,县县码头连码头,镇镇采砂船连船,乡乡养殖网连网,村村捕鱼仓满仓。
肌体强健的长江怎么会遍体鳞伤?这不得不从人们长期不合理开发利用中探寻原因。
20世纪末,采江砂对沿江百姓来说就是淘金。当时沿江地区户户有砂船,村村有砂机,全村出动一次可运数十万吨江砂,为河流改道、堤坝溃败埋下了隐患。2002年,长江中下游1800余公里河段实行全线禁采江砂。但由于监管缺失,盗采江砂仍时有发生。
威胁河床结构的除了采砂,还有大量建设的过江通道。专家指出,过江大桥会改变水流和泥沙运动的天然状况,引起河床的冲淤变形,而江底隧道的修建将不可避免地对地质地貌产生影响,造成地质结构失稳。江苏目前规划建45处过江通道,密度最高的南京段有23处,而长江南京段河道主水道长约97公里,相当于平均每4公里就有一个过江通道,最密集的南京二桥与三桥之间,平均不到2公里就有一处。
长江不再是蜿蜒飞舞的水袖,随之而来的沿江开发竞赛和GDP比拼热潮,让本就不堪重负的母亲河变得满目疮痍。
20世纪初,江苏新一轮沿江大开发战略明确提出,重点发展装备制造、化工、冶金等重化工产业。记者曾驱车从南京沿江向苏中、苏南行进,几乎每一个市县都临江布局了化工园区。据统计,长江江苏段沿江共分布着700多家化工企业。
这直接带动了沿江地区的水运经济。为招揽货运生意,沿江地区不顾船舶污染争前恐后设港口、建码头。2011年,江苏省共有码头泊位7304个。常年在长江运营的船舶有21万艘,这些船舶每年向长江排放的含油废水和生活污水达3.6亿吨,排放生活垃圾达7.5万吨。
经过十几年的大开发、大建设,江苏沿江地区以占全省47%的面积,完成了全省80%的地区生产总值和96%的进出口总额。但这些能源重化工业与长江众多支流衍生连接的各类化学工业园混成一片,每年向长江排入约300亿吨的污水。仅长江江苏段较大的排污口就有130多个。
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的调查表明,过去近20年,长江干流形成了近600公里长的岸边污染带,大量珍贵鱼类逐渐消失,白鱀豚、白鲟基本绝迹,中华鲟、长江鲟难觅踪影,江豚尽管仍有,但已成稀有品种,野生鲥鱼可能已经灭绝,长江野生刀鱼非常罕见。
“养育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数千年来不图回报的付出,却被子孙后代糟蹋得不像样子。”江苏扬州一位已退休的环保局局长对此痛心疾首。
猛药去疴 再现大江万里清波
“病了,病得不轻了”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长江的痛心形容。从整个长江流域看,江苏段是生态负荷最重的区域之一。
“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2016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时指出。
2016年9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成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纲领性文件。
2016年12月,长江经济带省际协商合作机制正式建立,形成了“三级运作、统分结合、务实高效”的合作协调机制。
2017年6月,江苏省在全国首先出台省级层面长江经济带发展实施规划,将本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目标细化为50余项具体工作。
2018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以长江经济带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18年5月30日,江苏省长江经济带发展工作推进会在南京召开,共同探讨如何唱好新时代的“长江之歌”,推动江苏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
两年来,上下同欲,协同作战。沿江非法码头被整治,非法采砂得到了监管,化工污染问题受到重点整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等工程建设着力推进,一批长江沿岸重点典型环境违法案件得以查处……随着一系列加减并举、破立相伴的举措不断落地,新旧动力正在加速转换。镇江世业洲,整治一新的江畔美景,美过村民家墙上挂的山水画;泰州姜堰时庄河,整治后清波荡漾,岸边绿意葱葱;曾经红极一时的张家港东沙化工园区,已经关停转型,空气中飘荡着化工味道的日子终成历史……
旧与新,破与立,加与减,鲜明的对比,彰显的正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直面“病情”的勇气和猛药去疴的决心。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长江沿岸百姓生于斯,长于斯;沿江地区成于此,荣于此。长江涵养着沿江生态,养育着亿万百姓。数百年来,江苏与长江相生共融,作为母亲河,她毫不吝啬地哺育着江东儿女。但一段时期以来,我们对母亲河更多的是“索取”,昔日大干快上、追求规模速度的发展模式已然走到尽头。
面对长江之“病”,我们必须道歉。过去,不少地方存在“先污染后治理”的惯性思维,认为追赶发展阶段“环境代价还是得付”,生态环保与修复各唱各调。我们向长江道歉,是新时代治理长江的一场思想解放,不能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必须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治已病”“治未病”。唯有这样,才能唱好新时代的“长江之歌”,再现大江东去、万里清波。(本报记者 郑晋鸣 崔兴毅)
联系我们:907 001 799@qq.com Copyright @ 2008-2015 www.cq.redian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热点网 版权所有